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万象 > 株洲探索“一二三四”工作法推动巡察监督向基层延伸....

株洲探索“一二三四”工作法推动巡察监督向基层延伸

时间:2023-03-18 03:20:27 来源:暗夜一束光 浏览次数:95 我来说两句(0) 字号: T T

党的二十大后,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二十届中央巡视工作规划对推进市县巡察向基层延伸、加强对村巡察提出明确要求。株洲市石峰区委巡察机构坚守政治巡察定位,强化村巡察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 一二三四 " 工作法,助推村巡察高质量发展。

" 一盘棋 " 融入战略格局。坚决从拥护 " 两个确立 "、做到 " 两个维护 " 的高度,坚持把做好村巡察工作,作为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抓手和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一是融大局。主动融入省市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格局中,树立整体作战、集体巡察、一起做工作的理念,自觉将村巡察工作放到巡视巡察 " 一盘棋 " 战略中定位谋划。进一步深化龙头铺街道、霞湾新村等提级巡察成果运用,下借上势,持续营造 " 监督无死角,巡察无禁区 " 的震慑态势。二是整合力。村巡察监督融入 " 三不腐 " 一体推进战略目标,出台《关于建立石峰区委巡察机构与村相关监督力量贯通融合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巡察与纪律、监察、派驻、审计等监督贯通融合,强化巡察与组织、宣传、统计、财政等职能部门协调协作,为村巡察工作凝成强大合力。三是明导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重点巡察什么、纠正什么。紧盯涉黑腐败、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群众高度关注的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靶向发力、重拳出击。在延伸巡察某福利机构过程中,发现资金虚假支付问题,及时移送区纪委监委依纪依法处理,督促相关领域开展针对性治理。通过一个个问题解决、一件件线索查办,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分量更实。

" 二维度 " 织牢监督网络。巡察是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手段。石峰区通过村巡察实践,着力推动上下两种监督优势互补,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一是完善自上而下监督体系。积极构建 " 三联三同 " 监督机制,坚持多种监督方式相结合,推动巡察向纵深发展,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统筹调度,将村巡察与民政事务、乡村振兴、信访维稳、村民自治等工作有机结合,推动解决 " 三供一业 " 改造、老旧小区自治等问题 84 个,督促整改惠民政策领域问题 13 个。二是激活自下而上群众监督。走深走实群众路线,拓宽宣传渠道,着力提高群众对巡察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综合利用主流媒体、公众号等宣传手段及时发布巡察信息,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在微信群、朋友圈、网格群、党员活动群等广泛转发,让静止的巡察公告 " 转 " 起来。推出 " 码上巡 " 小程序,对巡察问题 " 码上提 "" 马上办 ",开启 " 指尖上 " 的监督。增进群众对巡察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使群众广泛参与到巡察监督中来。三是培育锻造上下监督合力。围绕村居事务、" 三资 " 管理、民政帮扶、惠农利农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权力事项开展监督,加强指导辅导和业务培训。先后举办业务培训 6 场,集中脱产培训 150 余人次。整合运用各类监督资源,建立巡察人才智库。目前,石峰区已对 29 个村开展巡察监督,按照 " 固定 + 抽调 "" 专兼结合 " 原则,从乡镇街道、农业农村、民政系统等协调配合单位抽调专业骨干 40 人次参与巡察。

" 三层次 " 系统纠治问题。坚守发现问题的生命线 , 站牢解决问题的落脚点,紧盯基层党组织职能职责,深入查找责任问题、腐败问题、作风问题进行系统纠治,做到巡察一个,警醒一片,规范一面。一是由点到面纠治。系统梳理村巡察发现的 10 大类共性问题,量化问题表现清单,通过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向全区通报。督促以《共性问题通报》为 " 镜鉴 " 查找自身问题,全面对照问题清单开展自查自纠、未巡先改。二是由点到线纠治。对领域性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制度漏洞,促进问题根本解决,实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进一步落实好巡察书记专题会要求,倒追 " 上层建筑 " 问题,联合职能部门开展针对性治理。三是点对点纠治。对民生类问题,逐个跟踪落实,从末端 " 溯源 " 部门履职、工作制度、干部作风等问题,找病因、开药方、促整改。对巡察走访和座谈等收集到的民生 " 微实事 "、群众 " 小急难 " 问题,及时交予被巡单位立行立改,责成期限内整改到位,以 " 巡察就在身边 " 的实效惠及民生福祉。

" 四诊断 " 提升综合质效。围绕 " 强基层、惠民生、促发展 " 工作主题,准确把握基层的特点规律,增强村巡察的实效性和生命力。一是 " 望 " 表知里。巡前,向纪检、公安、财政、信访等单位收集被巡察单位 " 记录在案 " 问题,全面 " 瞭望 " 掌握情况,为巡察组 " 带着问题下去 " 做好事前准备。要求被巡察单位提前配合提供政策清单和相关资料,最大程度保障村巡察的有效工作时间。综合各方优势,促推信息资源共享、力量手段互补、监督成果共用。二是 " 闻 " 声寻迹。巡中,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广开言路,充分听取各方面声音,全方位、多维度收集社情民意,为巡察研判问题提供第一手资料。锚定 " 闻有耐心、寻有方向 " 的工作目标,灵活穿插 " 上访 + 下访 " 模式,用真情换真心,在群众中树立可亲可信的巡察干部形象。三是 " 问 " 路于众。通过促膝谈心式的巡察谈话,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将惠民政策是否享受、拆迁安置是否到位、" 四议两公开 " 是否落实、" 急难愁盼 " 是否解决、网格服务是否舒心、基层工作是否满意等 " 六必问 " 谈话机制带到田间地头,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第一信号。近年来,通过巡察谈话紧盯问题,并在各级上下联动通力合作下,郭家塘村自来水、霞湾新村村民拆迁腾房奖、馒头山防火隔离带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四是 " 切 " 脉会诊。巡后,拧紧巡察整改责任链条,明确乡镇的主体责任和村的直接责任。强调 " 大书记抓小书记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要求。采取挂账销号、现场督导、联合把关的方式,扎实做好 " 后半篇文章 "。对被巡单位在党建、意识形态、乡村振兴等方面问题,联合组织、宣传、农业农村部门对整改情况 " 把脉会诊 ",形成工作合力。

通讯员 株洲市石峰区委巡察办主任曾敏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 " 晨视频 " 客户端,搜索 " 帮忙 " 一键直达 " 晨意帮忙 " 平台;或拨打热线 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 19176699651。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 0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