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万象 > 花都三华村:“村馆校”共建聚合力古祠堂焕发新书香....

花都三华村:“村馆校”共建聚合力古祠堂焕发新书香

时间:2023-04-26 11:26:23 来源:清丝纠缠 浏览次数:25 我来说两句(0) 字号: T T

新快报讯 4 月 24 日下午,花城书房三华村农家书屋升级改造启用仪式暨 " 全民阅读进乡村 " 主题阅读活动在花都区三华村福元徐公祠举行,通过 " 村馆校 " 合作共建,让昔日旧祠堂焕发时代新活力。本次活动旨在搭建广州全民阅读大平台,持续擦亮 " 书香羊城 " 全民阅读品牌,打造花都特色乡村阅读项目,为广州建设 " 阅读之城 " 贡献花都力量。

活动中,领导嘉宾共同为 " 花城书房三华村农家书屋 "" 区图书馆三华小学分馆 "" 三华小学立贤书院 " 揭牌,标志着花城书房三华村农家书屋完成升级改造并正式投入运营。随后,在三华小学小讲解员的带领下,领导嘉宾、家长和师生们集体参观了学生书画作品和升级改造后的农家书屋。

花都三华村:“村馆校”共建聚合力古祠堂焕发新书香

三华村农家书屋。

升级改造后的农家书屋。

旧祠堂变身文化新地标

开辟 " 村馆校 " 共建新路径

走进三华村农家书屋,屋内别具匠心、古色古香的布置瞬间让人身心俱静:在装修设计上,书架加入了仿古砖、满洲窗等装饰,与祠堂青灰砖、灰塑、壁画、木雕等浑然一体,彰显庄重、大气、典雅。每个书架上都特别装设了暖色调的氛围灯带,灯光投射在书本上,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了历史与古人对话。书屋藏书近 7000 册,书籍种类丰富,摆放错落有致,并有小绿植、非遗艺术品和古人读书方法分享等装饰点缀,阅读氛围显得格外轻松惬意。

据悉,广州市自 2022 年以来全面推进农家书屋阅读服务创新升级工作,按照 " 一村一品一特色 ",打造适合本村特色的农家书屋,为本地村民提供个性化、特色化阅读服务体验,并以农家书屋示范点建设为引领,辐射周边地区,依托当地文旅资源、自然景观、文保建筑,构建文旅一体化的阅读空间。

花都区委宣传部在广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经过反复实地调研,并与街道、村委等单位多次沟通,最终选定在三华村福元徐公祠开展农家书屋阅读服务创新升级试点。作为我市首批农家书屋示范点之一,三华村开创出农家书屋 " 村馆校 " 合作共建的发展新路径,为三华村打造了新的文化地标。

花都三华村:“村馆校”共建聚合力古祠堂焕发新书香

书屋内部布置古色古香。

全方位联动文化教育资源

多维度展示乡村文化魅力

升级改造后的花城书房三华村农家书屋,充分利用古祠堂原有建筑结构,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融合教学、展示、研讨、阅读等功能,并延续花城书房品牌模式,植入数字阅读以提升阅读的新鲜度和吸引力,建成了 " 可了解村史 "" 可阅读书籍 "" 可研讨课题 "" 可感受非遗 " 的综合性文化场馆。同时,新的农家书屋将与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三华小学、三华幼儿园等传统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形成功能互补和联动,为学生、村民和游客提供不同的阅读和参观服务。

南山书院与资政大夫祠、水仙古庙等组成古建筑群,与农家书屋仅一巷之隔,厅堂内砖雕、石雕、木雕、彩画等活灵活现、细致玲珑,是研究清代岭南建筑的珍贵实物材料。其中一组雕塑作品展示清朝同治年间时任兵部主事徐表正在家中温书攻读的情景,充分体现了三华村耕读传家的文化根脉,与农家书屋移风易俗、教化育人的功能价值相互契合。

花都三华村:“村馆校”共建聚合力古祠堂焕发新书香

书屋中的书画展。

三华小学前身为南山书院,学校沿革百年,渊源深远,一直注重弘扬以 " 资政大夫 " 为代表的乡贤文化和以 " 黄花岗起义烈士 " 为代表的革命烈士精神。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全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助力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新的农家书屋还专门设置了红色书籍专区,引导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故事、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激发他们以先辈为榜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和斗志,努力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材。

" 我们新建的农家书屋也是在三华小学的校园内,也就是说它也是被赋予一个教育、传承的功能。" 三华小学老师江丽珍介绍到,新的农家书屋可以帮助了解三华村的村史、了解学校的校园文化、了解非遗,也可以进行一个课题的研讨,还可以进行阅读。

三华小学学生徐梓晴告诉记者,新的农家书屋非常好,很有读书的氛围,而且功能更多了,除了可以看书借书,还可以参观各种展览和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最主要的是书屋建在了学校,我们日后看书学习更加方便,读书也更加有动力。

在农家书屋中了解花都非遗。

未来,新的农家书屋还将与图书馆、学校共建,推动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届时,三华村将依托农家书屋,联动师生、家长、村民等群体,组织举办书画鉴赏、手工制作、文艺沙龙、科普教育、志愿服务等文化活动,多维度满足游客和读者的阅读体验。通过 " 村馆校 " 合作共建,昔日旧祠堂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城乡文化交流和三华村对外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让游客和读者能够更加了解和充分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翠珍 通讯员 冯理聪 江绍成 黎月 陈伟东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 0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