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 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成绩出炉,来自长沙市一中城南中学的彭程远和赵若曦分别获得省一等奖和三等奖。
这两位同学都是高一学子。据悉,在学科竞赛中,学生在高一阶段就能获得省一等奖的,一中城南是长沙 " 四大名校 " 之外的两所学校之一,并且是 2022 年才招收第一届高中生的新学校。
△彭程远。
新学校、首届学生,如何能取得突破性的竞赛成绩呢?6 月 27 日,潇湘晨报采访了正在集训的彭程远。
彭程远从小就喜欢科学,经常看科普方面的书籍、纪录片等,知识涉猎广泛。2022 年,彭程远从长沙市一中岳麓中学毕业,选择成为一中城南的高中生。在此之前,他没有接触过学科竞赛,但成绩优异、好奇心强、能坐得住的他还是进入了竞赛教练的视野。权衡各方面因素后,彭程远觉得自己 " 还是对生物的兴趣比较大 ",于是选择学习生物竞赛。
一中城南教研发展处副主任周献辉介绍,学校很注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建校之初就组建了高水平的学科竞赛教练队伍,在学校组建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三个学科竞赛组。作为长沙市第一中学集团校,学校还能与长沙市一中共享学科竞赛资源,优秀学生更是有机会接受长沙市一中竞赛教练的培训。
就这样,彭程远开启了自己的学科竞赛之旅,而摆在他面前的,有 40 多本大学生物教材。他几乎每天早上 6 点半起床,7 点多到教室早读,8 点开始生物竞赛的学习。下午从午读开始,继续竞赛课程的学习。忙碌的学习中,他坚持每天给自己安排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运动时间。晚自习时,他会先花两个小时学习高中其他科目,余下时间再来复习生物竞赛的内容。就这样,参加竞赛训练约一年后,彭程远已经读完了 30 多本教材。
通过竞赛学习,彭程远最大的感受是:" 生物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生物做不到。" 而在众多生物领域中,他最感兴趣的是生化和细胞,觉得比较难学的是植物学。为了学好植物学,他经常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还 " 就地取材 " 用鸭跖草、棕榈叶等做切片来观察。
在夺得生物竞赛省一等奖后,彭程远给自己立下了新目标,那就是进省队、参加国赛、再争取进国家集训队。同时,他深知这条路并不容易,他说:" 难度当然是有,但我会努力坚持下去。"
看到彭程远的学习状态,周献辉认为他是个 " 很憨厚、心无杂念的孩子,很适合竞赛 "。也因此,彭程远作为优秀竞赛选手代表正在长沙市一中生物竞赛组集训。
△赵若曦
与此同时,周献辉表示,获得省赛三等奖的赵若曦是个善于交流、常规文化成绩非常优秀的女生。而像彭程远和赵若曦这样优秀的学科竞赛 " 苗子 ",学校还挖掘出不少。目前,学校会利用周四晚上、周二和周五的晚自习、周末等时间给这些同学上竞赛课程。假期时,学校还会请毕业于长沙市一中、就读于北大清华的学长学姐当助教,陪同学们一起自习。同学们都表示,学长学姐的陪伴不仅可以解答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更给了大家榜样的力量与激励。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实习生黄凯花 饶世甜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 " 晨视频 " 客户端,搜索 " 帮忙 " 一键直达 " 晨意帮忙 " 平台;或拨打热线 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 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