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 26 周年纪念日,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履职满一年。
6 月 30 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位于香港金钟的行政长官办公室接受南方 +、GDToday 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来特区政府在 " 抢人才 "" 抢企业 ",增强发展动能方面成效显著。" 香港如今比以往更加团结,凝聚力更大,欢迎外来人才及企业登上香港这艘‘特快号’获得成功。"
回顾履职这一年,李家超认为意义重大,既要追回因 " 黑暴 " 和疫情而消耗的时间,也要努力改善民生为市民建好香港这个美好家园,还要警惕潜藏的破坏分子危害国家安全。" 创科、金融、交通、文化各方面优势,共同组成香港的‘基因’。我们要做的,就是每天给香港增加‘维生素’,让她更加强壮。" 李家超说," 我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
" 只要能提升香港的竞争力,特区政府都会提供支持 "
2022 年 7 月 1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25 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就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提出四点殷切希望:" 着力提高治理水平 "" 不断增强发展动能 "" 切实排解民生忧难 "" 共同维护和谐稳定 "。
" 过往特区政府可能会更注重管理,但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政府不仅需要做好管理以确保公平竞争,还要支持一些对香港长远有利的事业,从而提升我们的竞争力。" 李家超说,特区政府主动对接企业,只要能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对香港的发展有帮助,特区政府都会提供支持。
" 你做的事情你不讲,别人不知道,我们有这个责任。" 李家超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及商界人士频频外访,为香港开拓市场和机遇。为更加积极主动 " 抢企业 ",特区政府还设立了 " 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 ",主导投资策略产业,特别是创新科技方面的发展。
" 香港很多优势,别人未必知道,要通过出访等活动令更多人明白,香港是一个值得发展、值得投资落地的地方,与他们的投资、商业活动息息相关。" 李家超说,譬如 " 十四五 " 规划确立香港 " 八大中心 " 定位,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创科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这都应当做好宣讲工作。
" 我们要令外界明白,特区政府的文化政策、产业政策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如何能够令他们可以在香港得到更好发展;也要令他们了解,香港如何能够提供机会,令外来企业、资金等进入大湾区乃至整个内地市场。" 此外,李家超指出,香港如今还有个特别优势:整个香港社会比以往更团结、更有凝聚力。
李家超说,任何企业、人才来到香港," 坐这个船,船的动力都比以前快好多 ",欢迎外来企业、人才登上香港的 " 特快号 " 获得成功。
香港是一个可以有梦、追梦、圆梦的地方
" 增强发展动能对香港提升整体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我在首份施政报告中列出了一系列措施,旨在短、中、长期推动香港的发展动能。" 李家超认为,影响一个地方发展动力的因素有很多,而对于香港来说,目前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和企业。
" 现在每个地方都在争夺人才,因为人才是发展最重要的元素,不抢就会落后。" 李家超坦言,数据显示,过往几年香港人口确实减少了,为了尽快弥补流失的人才,他在施政报告中也提出要 " 抢人才 "" 抢企业 "。
一年来,特区政府发布了 " 高才通 " 等一系列 " 抢人才 " 计划,希望每年吸引 3.5 万名来自世界各地具备丰富工作经验或世界百强高校毕业的人才。实施 5 个月以来,效果显著,目前已经有约 5 万人通过申请获批签证,超过全年计划。
近日,美国研究机构 Startup Genome 最新发表《2023 年全球初创生态系统报告》,香港在所属的新兴初创生态系统的类别中,排名全球第 2 位、亚洲第 1 位,在资金、绩效、市场接触、贯通性、人才与经验等多方面均取得卓越的评分。
" 人们都说,香港是 24 小时不停的城市。她是一个可以有梦的地方,也是一个可以追梦的地方,更是一个可以圆梦的地方。" 李家超指出,创科、金融、交通、文化等各方面优势,共同组成香港 " 基因 "," 我们要做的,就是每天给香港增加‘维生素’,让她更加强壮。"
超额吸纳贫困儿童 " 共创明 Teen"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李家超表示,改善民生是特区政府的重点工作。他希望让市民感受到香港是一个美好的家园,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开心,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得到政府的帮助。
据了解,在颁布首份施政报告之前,李家超到香港不同地区探访市民,基层劏房户的居住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他对劏房贫困儿童未来的发展感到担忧。" 我们制定了‘共创明 Teen ’计划,希望通过为弱势社群家庭初中生搭配义务友师,帮助他们制定人生规划,建立信心、提升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 李家超透露,原本计划招募 2000 名学员,最终吸纳了 2800 名学员。
李家超说,土地房屋供应仍是最主要的挑战。为了纾缓基层家庭因长时间轮候公屋而面对的生活压力,他在施政报告中提出了 " 简约公屋 " 的概念。" 虽然计划 10 年建逾 30 万个公营房屋单位来满足市民需求,但不希望市民等待时间太长。" 他说,特区政府通过建造 3 万个 " 简约公屋 ",让住在劏房的市民可以尽快改善居住环境,提前 " 上楼 "。
针对青年的住房需求,李家超计划再度推出受年轻人欢迎的 " 港人首次置业计划 ",同时扩大 " 青年宿舍计划 " 供应,通过不同方式增加青年宿舍供应,包括资助非政府机构租用合适酒店和旅馆,并将房间转作青年宿舍用途。
" 青年兴香港兴,青年是我们的未来。" 李家超说,去年 12 月特区政府颁布的《青年发展蓝图》,涵盖 160 多项具体行动及措施,在不同方面帮助青年发展。" 同时也制定了许多青年实习计划,为香港年轻人提供大湾区内地城市实习机会。"
年内或最晚明年完成《基本法》23 条立法
" 香港国安法针对的是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破坏分子,同时保护绝大多数的香港守法居民。" 李家超说,尽管香港国安法实施 3 年来成效显著,但这并不代表社会上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已经消失。他留意到,目前还有一些破坏分子潜伏在社会的不同领域,时不时采取 " 软对抗 " 的方式来干扰政府施政。
" 例如,近期就有一些人希望阻止香港与内地建立器官互助机制。这个伟大的计划是为了挽救人的生命,对每个有需要的病人及其家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为什么还有人想要去破坏,把两地的‘距离’拉开呢?" 李家超说,大家不能忘记香港在 2019 年所发生的危害国家安全的一系列事情,必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
" 香港特区政府有责任带领社会进一步落实维护国家安全,也有责任让市民意识到相关风险依然存在。" 李家超认为,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有针对性地攻击、抹黑,特区政府努力争取在今年内或者最晚明年完成《基本法》23 条立法。"23 条立法不是交差。如果只考虑尽快完成任务而忽略某些潜在风险,会对不住宪制责任,对不住香港和国家。"
计划在河套地区建立新田科技城
" 香港始终有自己的不足,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就是要形成优势互补,11 个城市都把自己的强项发挥好,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分享,大家一齐用好。" 李家超说,早在去年底,特区政府就成立了 "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 ",加强大湾区城市之间的高水平合作。粤港之间更设立 13 个合作专班,涵盖防疫通关、北部都会区、南沙方案、创新及科技、金融、商贸、青年就业创业实习、推进法律及争议解决、航运及物流等重点合作范畴。
李家超表示,一年来香港与广东各城市间的合作更为紧密。目前,香港正计划在河套地区建立新田科技城,不仅与深圳福田和皇岗紧密衔接,还将联同河对岸的深圳科创园区组成占地约 540 公顷的深港科创合作区,一起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
同时,李家超期待未来探索出更多类似西九龙高铁站 " 一地两检 " 的创新模式,让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 " 互联互通 " 更加方便。
南方日报记者 陈彧 GDToday 记者 陈晨 发自香港
南方日报记者 吴彬彬 后方联动
视频:GDToday 记者 陈晨
平面:霍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