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 · ZAKER 厦门记者 陈怀安
以 " 匠艺 " 为媒,用 " 匠心 " 讲好两岸故事。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期间,台湾顶极工艺协会 30 多位工艺师前来参展,众多精美的台湾手工艺品惊艳亮相,令人印象深刻。
类似两岸工艺文化交流合作有望进一步常态化。8 月 5 日,海峡同根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携手台湾顶极工艺协会,签署了《海峡两岸工艺发展合作备忘录》,将共同推进工艺文化发展,助力海峡两岸工艺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闽台工艺产业与工艺文化融合。双方约定,未来将开展对中华传统工艺深度的对接与融合项目,从推动文化交流、IP 孵化、产业融合的角度出发,建立 " 产、学、研、用 " 全面合作关系。
台湾顶极工艺协会理事长廖胜文向晨报记者介绍,此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将推动两岸匠人以师带徒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青年人中传承,并倡议海峡两岸艺术家轮流开展每年一次的传统技艺交流活动,搭建海峡两岸文艺交流桥梁,促进海峡两岸文化深度融合。
" 两岸本来就是同根同源,两岸手工艺也都是一脉传承。两岸交流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交流。通过技术工艺的合作互动,大家可以更密切。" 廖胜文告诉晨报记者,他祖籍安溪,又是湖北武汉的女婿,他作为一名漆器工艺师,很早就到福建。这次则是他接任台湾顶极工艺协会后,第一次带队代表协会过来参展、交流。" 回到这边特别亲切。大的市场还是在大陆,所以台湾工匠们都希望未来能够多过来,寻找更好发展。"
"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动开展两岸交流活动,开辟宣传推广渠道,为台湾工艺师提供创作场地、创业扶持、产学研合作机会,为两岸工艺事业发展,培育青年人才,孵化优秀作品和合作项目。" 海峡同根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学明透露,下一步还将联合两岸工艺匠人、行业专家等,制定《两岸陶瓷、漆器的产品行业标准》,进一步推动两岸工艺事业融合走深、走实。
" 闽台两岸有很多共通之处,同根同源的工艺文化交流,可以推动两岸有更多的话语、共通的思想,通过思想碰撞,我们可以让中华艺术瑰宝发扬光大。而老一辈的手艺人手上的绝活,也要让年轻人接班下去,不管是从台湾岛内的工艺匠人带大陆的新工艺匠人,还是大陆的老工艺匠人去带台湾的新工艺匠人,这对于我们两岸文化的传承,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 厦门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张劲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