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 1 元钱,盒马被怼上了热搜。近日,多名网友吐槽称,盒马开始对线上订单强制收取包装费。1 月 10 日,江苏省消保委呼吁,经营者可以探索降低塑料购物袋使用频率的销售策略,而非简单粗暴地统一收费。
△平台截图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有网友反映," 在盒马购买大桶矿泉水、大米类不需要购物袋的商品也被强制收取打包费,甚至袋子还没有商品大 "。网上流传一张截图,一袋大米上 " 绑 " 着一个塑料袋,看着十分滑稽。
盒马客服对此回复:如果购买的物品不需要用到塑料袋,例如大米、成箱水果等,可以联系售后处理。这一回复也引发很多网友不满。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9 条之规定:"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目前,很多超市的产品已经通过塑料袋和塑料盒等进行了完善的包装,可有效避免商品破损或者被污染,再额外使用塑料购物袋已无必要。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选择是否使用购物袋。
此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8 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由于部分平台免费提供购物袋仍在试用期,如果需要额外收费,应当明确提示消费者,并且告知消费者收费标准,充分保障其知情权,避免消费者由于消费惯性忽略收费项目,产生消费纠纷。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5 条之规定:" 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 ",限塑令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收费,而是通过收费减少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频率,引导消费者自发形成绿色消费习惯,从而降低塑料产品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经营者可以探索降低塑料购物袋使用频率的销售策略,而非简单粗暴地统一收费。一方面,在下单时赋予消费者选择权,允许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是否需要使用塑料购物袋;另一方面,由于外卖或者超市外送多是送货上门,可以优化仓储和配送环节,采用能循环使用的包装,进行环保配送,例如可以使用布袋等环保材料配送,待商品送货上门后再由配送人员带回包装袋等。
此外,也提醒广大经营者,如果变更经营策略,应当及时显著提示消费者,充分保障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徐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