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数码手机 > 开年即开战!荣耀、OPPO等扎堆发布 手机厂商今年有啥看头?....

开年即开战!荣耀、OPPO等扎堆发布 手机厂商今年有啥看头?

时间:2024-01-11 08:40:21 来源:三千纷繁 浏览次数:27 我来说两句(0) 字号: T T

2024年伊始,机圈就迎来一波新机发布潮。对于在去年“卷生卷死”的手机厂商而言,今年仍是竞争激烈的一年,却也是加深信心的一年。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一加Ace 3、荣耀X50 GT、OPPO Find X7系列、荣耀Magic 6系列陆续发布,共同掀起新一年的机圈大战。

近几年,手机行业一边经历漫长的调整,一边等待触底反弹的曙光。终于在2023年下半年,市场感受到回温的信号。

2023年10月,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在连续27个月的下降后,实现同比增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2024年或许是加深信心的一年。在2023年三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称,虽然全球智能手机当季出货量仍在下降,但降幅在快速收窄,对四季度出货量同比转正有信心。他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会在5%以上。

在缺乏变革性创新的当下,争夺存量市场的主流手机品牌开始在各个细枝末节处竞技拼杀。2023年,手机厂商“卷生卷死”,拼性能、卷内存、比影像……

然而,随着“性价比文学”爆火,“不是XX买不起,而是XX更有性价比”的宣言随处可见,消费者似乎对价格越来越敏感。当手机在性价比层面已经“卷无可卷”,业内预期的新一轮换机潮还会到来吗?

高端手机竞争白热化

回顾2023年的智能手机市场,最大的话题莫过于华为Mate 60系列的回归。

2023年8月29日,华为突然开售Mate 60系列,售价6999元起,在此之前,官方对这款“未发先售”的手机没有任何宣传,上架后秒售罄。彼时,华为在一封致用户的公开信中表示,华为Mate系列手机累计发货达到了一亿台,这是中国高端手机品牌发展的重大里程碑。

Mate 60系列被视为华为重返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标志性产品。随后不久,苹果也推出了新款iPhone 15系列,起售价5999元。在高端手机市场,华为与苹果再度相逢,但结局却有所不同。

近日,#iPhone中国销量暴跌30%#登上微博热搜。投资银行杰富瑞(Jefferies)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苹果的销量下滑主要归因于来自中国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去年8月发布Mate 60系列后强势回归高端市场的华为。

过去几年,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成为原本整体疲软的市场中的一个增长点,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下滑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1月初,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手机销量报告称,全球高端智能手机(批发价≥600美元,约合人民币4300元)市场的销售额预计将在2023年同比增长6%,创下新的纪录。高端市场预计将占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量近四分之一,高端手机的销售额收入占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60%。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为“战略性后退”的时间里,苹果在高端手机市场可谓“一枝独秀”,如今这一局面正在被打破,国内高端手机市场逐渐呈现出苹果、华为、小米“分庭抗礼”的格局。

记者统计发现,2023年,主流手机厂商推出的售价超过4300元的手机共计多达20余款。其中,除苹果2023年9月推出的iPhone 15系列及iPhone 15 Pro外,华为也明显加快了推出高端产品的节奏,2023年3月相继发布Mate X3、华为P60系列旗舰产品后,下半年再推出Mate 60系列及Mate X5。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BCI的数据,2023年11月新机激活量方面,在4000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中,苹果以50.8%市场份额占据半壁江山,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1.2%。华为与小米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2.3%、14.4%,分别获得高端市场第二、第三。OPPO、vivo、荣耀等国产主流品牌紧随其后。

最近一段时间,苹果接连遭遇投行下调股票评级,不少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了对iPhone 16系列销售的消极预期。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副总监Liz Lee认为:“印度的高端化趋势势头强劲,将成为苹果新的增长重点。预计苹果2024年在印度的出货量将增长23%。然而,由于在中国的竞争中不敌华为,苹果的全球市场份额将在2023年第四季度和整个2024年不可避免地出现小幅同比下降。”

折叠屏能否打开增量

2023年,折叠屏手机市场依旧热闹非凡,12月12日,小米发文“炮轰”华为常务董事长、终端BG CEO余承东登上微博热搜。

事件起因系余承东在2023花粉年会指出,友商抄袭华为的知识产权,将华为折叠手机中使用的双旋水滴铰链直接变成龙骨铰链。虽然余承东并未指明“友商”具体名称,但龙骨转轴恰好是2023年8月小米发布MIX Fold 3手机时宣传的重点。

对此,小米公司发言人在官方微博发文“喊话”余承东:“龙骨转轴是小米集团自研的全新一代折叠转轴,余承东无端针对龙骨转轴技术发布不实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

双方各执一词,使得“铰链”和“转轴”备受关注。实际上,无论是龙骨转轴还是双旋水滴铰链,均为折叠屏手机的核心部件--铰链转轴,直接影响折叠屏手机的开合及折痕控制。而此次余承东和小米关于转轴技术的争议,也被外界视为折叠屏市场白热化竞争的映照。

市场研究公司Omdia此前发布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共有18款新机型上市,其中13款使用的显示屏来自中国制造商。另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分别为102万台、126万台、196万台,同比增速分别为52.8%、173%、90.4%。2023年前三季度,华为以31.7%的市场份额稳居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首位,紧随其后的是OPPO,市场份额达到17.9%,排名第三的则是三星,市场份额达到15.4%。

在手机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折叠屏的逆势增长已成为亮点,吸引了更多厂商前来淘金。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竞争也在加剧,加速发布新品的节奏已成智能手机厂商们的共识。

据记者统计,2023年,华为、OPPO、vivo、荣耀、小米共推出了10款折叠手机。Mate X系列是华为折叠屏旗舰,继2023年3月华为推出了大折叠手机Mate X3系列后,9月便推出Mate X5系列;荣耀更是在四个月内连发三款折叠屏旗舰;2023年8月,OPPO正式发布全新一代竖向折叠屏产品Find N3 Flip,一个多月后推出新款折叠屏旗舰OPPO Find N3。

根据OPPO方面的说法,目前折叠屏产品正在进入第三阶段,意味着全面升级和细分。升级迭代中,第一阶段消灭折痕,第二阶段追求减重,第三阶段全面的旗舰体验,可媲美甚至超越直板机。而在细分市场中,随着折叠屏品类的成熟和人群的扩大,折叠屏品类将会出现类似于直板机的分级,走向中高低端分层。

AI智能机“元年”到来

当手机在硬件层面难以出现颠覆性的变革创新时,生成式AI或许是2024年智能手机的一条出路。

TechInsights预测,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在2024年成为智能手机的中心舞台。它使智能手机能够在边缘执行数百万的人工智能处理,甚至不需要连接到互联网。其中的一些例子包括:文本到图像的生成、声音的生成、视频的生成等。

过去一年,在ChatGPT的引领下,大模型概念在国内爆火,主流的科技公司们纷纷推出大模型相关产品,手机作为目前最被普遍使用的智能设备,自然而然地被认为是AI时代的重要入口。

坐拥数亿终端用户的手机厂商当然不会错过这一机遇,2023年下半年,“百模大战”的主战场转移到了智能手机市场,华为、OPPO、vivo、小米、荣耀等手机厂商均以合作或自研的方式推出各自的手机端侧大模型。

事实上,恰恰是智能手机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手机厂商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并将AI应用于人脸识别、语音助手、芯片、拍照、安全与隐私等方面,但这也使“AI手机”成为了一个更为广泛且模糊的概念。

第三方调研机构Canalys认为“AI手机”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最低要求:SoC应包含能够加速AI任务的专用单元;智能手机应能够在端侧运行LLM(大型语言模型)和其他生成式AI模型;端侧LLM的推理性能应快于成人的平均阅读速度,相当于10 token/s;使用端侧AI生成图像的时间应小于2秒。

业内普遍认为,相比云端大模型,端侧大模型更能提高使用效率,保障用户个人数据隐私,以及更好地实现服务闭环。不过,难点在于如何将大模型成功“装进”手机里面,从目前各家厂商披露的数据来看,端侧大模型的参数规模大多在数十亿级别,而云端大模型则可以达到千亿参数量级,这也要求手机厂商和上游的芯片厂商在算力、功耗、内存、散热等多方面进行突破。

事实上,各家厂商也均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在消费电子行业整体低迷,智能手机销售持续疲软的情况下,行业寄希望AI大模型能够引发新一轮的换机潮。

Canalys预测数据显示,2024年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中,仅有不到5%为AI手机,但这也意味着AI手机的出货量仍将达到6000万部,而同年AI PC的出货量仅为5300万台。

2024年刚开局,手机端侧大模型之战已经打响。1月8日,OPPO发布了Find X7与Find X7 Ultra两款新品,首次搭载了端侧70亿参数大语言模型,并可实现端云协同能力。接下来在1月18日,三星也即将发布多款新品,从预告“Galaxy AI即将到来”来看,三星此次重点也会聚焦在AI手机上。

各大手机厂商针对AI展开了新一轮的军备赛,正如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所说:“2024年,智能手机厂商再不布局大模型就没戏了,必定会影响到市场竞争力。”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 0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